口译培训

口译培训需要注意的问题

<< 返回考试心得 2012-10-31来源:口译
鉴于记忆力、注意力等非语言因素对学生同传表现产生的影响,笔者根据多年经验提出如下建议,以期使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帮助学生尽早、尽快克服非语言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 1、在

鉴于记忆力、注意力等非语言因素对学生同传表现产生的影响,笔者根据多年经验提出如下建议,以期使教师在培训过程中帮助学生尽早、尽快克服非语言因素造成的不利影响。

1、在培训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应该充分重视非语言因素的影响

研究对象在培训不同阶段表现出的各种问题并不全都是语言因素造成的。短时记忆过载、注意力分配不当、缺乏背景/情景知识、无法有效地运用同传技巧都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研究对象的同传表现。教师在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之外,还应当重视帮助学生消除非语言因素的不利影响。否则,不了解同传表现欠佳的原因就容易导致练习盲目,收效甚微。

2、 培训初期,注重培养学生的信心和心理承受能力

本项研究表明,在培训初期进行一些同传尝试后,学生可能会发现同传并不容易,很容易失去自信。教师在此时的意见和指导是至关重要的。尼尔森(1993)认为,建设性的批评指正加上互动平等的讨论是最好的方法。教师不应当只起到裁判的作用,而应当请学生们以听众和译员的双重身份,参与到晶评指正的过程中去,互动交流,加强心理承受能力。

3、 釆取有效的培训方法

只有掌握并在实践中应用口译技巧,才有可能建立起快速应变和处理的能力,以便节省时间来处理语言上的困难。以下举例说明本项培训中使用的两个有效方法:

a.分析性跟读:在跟读训练中加进一些特别编制的不完整的语义片断,让学生在机械跟读过程中培养听、说、分析同步进行的能力。这种练习的力度要加大,而传统的重复式跟读应当适可而止,否则学生就只会机械地练习,而不会积极调动大脑的分析功能。

b.发展个性化的策略:教师应当鼓励学生在练习中通过语言的(通过连接各个意群)和准语言的(通过诸如语调等)方法,来维持译出语内容的完整性、连续性,并且积极主动开发总结有效的处理技巧。

4、介绍常用的同传技巧

笔者在同传培训过程中注意到,一些常用的同传策略,如预期、等待、切分/断句、顺翻等,非常适合中英文这样差异较大的语言。在训练过程中把这些策略以及其他一些方法介绍给学生,能够帮助语言能力较强的学生明显改善同传表现。学生一开始运用上述某些技巧时可能是无意识的,教师就要及时引导他们有意识地多加练习应用,尽快“入门”。

5、提供给学生的练习材料要有系统性

为了提高培训效果,开发系统的、有针对性的练习材料很有必要。根据学生在不同培训阶段的表现和出现的问题来选择练习,帮助学生逐步提高同传表现。笔者建议按照下面的顺序安排练习材料:

a.最先选用简单、短小、逻辑性强的发言。一方面让学生先尝到“成功的滋味”,树立信心;另一方面,又可以建立听、说同步进行的自动反应机制。

b.其次选用经过编辑处理的真正会议发言。这种发言的特点是语言正式,观点明确,条理清晰,用以锻炼学生的分析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

c.接下来增加信息量大的长篇发言,培养长时间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d.最后采用真实发言(会议录音)。会议中的即兴发言往往语言松散,观点表达不十分清晰,有时甚至出现语法、逻辑错误的句子,这样的练习可以锻炼学生综合运用同传技巧的能力。

6、 建立课后自我表现评估体系

练习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评估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可以釆用问题解决型的训练办法,编制一份自我表现评估表,由学生自己记录下语言和非语言方面的问题,在下次训练或自我练习时针对性地加以解决练习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估,评估效果可能不尽如人意。可以釆用问题解决型的训练办法,编制一份自我表现评估表,由学生自己记录下语言和非语言方面的问题,在下次训练或自我练习时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7、结束语

口译教师和培训人员最关心的一个问题就是引起同传表现不佳或翻译失败的主要影响因素。目前大部分的研究重点都放在了语言能力上。在培训口译译员方面对非语言因素有过一些研究,在此基础上,很有必要开展一些深入的研究,专门探讨同传过程中影响学生的非语言因素,使口译培训人员能够全面地了解影响口译效果的各种语言和非语言因素,以便针对性地解决出现的问题。



(责任编辑:double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