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培训

中高口译口试备考和应急原则

<< 返回考试心得 2012-10-31来源:口译
从应试的实用角度讲,方法很简单也很有效:口试对于考生反应能力要求很高(还记得我们课上做的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吗?)。这种反应能力是基于对所考的实际口译内容的熟练程度至

从应试的实用角度讲,方法很简单也很有效:口试对于考生反应能力要求很高(还记得我们课上做的石头剪刀布的游戏吗?)。这种反应能力是基于对所考的实际口译内容的熟练程度至上的。如果有足够的毅力把口译书和辅导书(如新东方出的口译必备一百段)的段子背下来(特别是有关旅游、文化、改革开放经济人文类),对考试会有极大帮助。如果没有时间这样做,那么要在最后的准备期强攻分类词汇和口译常用句型,并着重训练听译和速记,让自己每天都有一段口译的兴奋状态,毕竟,口译是一种语码转换的习惯。习惯成自然,否则即便中英文水平再高,都会对口译现场感和时间压力有所不适(正如David Bowie所唱:“ ——under pressure…”)。

具体作法:按TOPICS 来总复习, 比如,1-2天专门熟悉礼仪发言的套话句型,第3-5天专门对付旅游话题,熟悉旅游经济词汇,景点,描述性美文的处理方法等。第6-8天复习教育或文化类的…

那么如何有效使用教材呢?参考以下步骤:

Step 1:听教材磁带 (cd/ mp3),迅速记录,强迫自己在短时间内先翻一遍。参考答案,记住专业词汇。最好把自己的口译录下来。(新东方的口译必备一百段配备MP3并针对中高级分别配有与口试一致的口译间歇时间)

Step 2:再听一遍,边读答案,多听几遍,找出自己翻译中需要改进的部分。

Step 3:回到第一步,边听边记录,听一段,译一段,直到很熟练为止(不一定要完全按照答案来,关键是要完全掌握自己在第一步处理不当的专有词汇和重要句型)

教材和辅导教材整个过一遍之后,用真题来测试一下自己吧!每次做真题都要完全像考试时一样进行,最好安排一两个家人/同学坐在面前(与自己相隔一米的距离),给自己一点现场的压力,培养考试状态,训练速记,适应有人监督的感觉,掌握考试的节奏。考前当天还需最后热身。

OOPS! 没有准备到! ——现场实用口译原则

我在口译课上经常强调口译的时效性(efficiency),因为许多学生由于不习惯这种听完马上要开口的口译练习,在加上由于词汇,句型,短时记忆等种种原因而犹豫不决,迟迟不能开口, 即使开口了也不确信自己的口译是不是可取, 是不是有倒酱糊之嫌。事实上很多同学在初学口译阶段还没有摆脱那种仔细推敲,字字必究的笔译原则的影响, 往往会把注意力集中在译“语言”上,结果经常“卡壳”。英汉语的语言差别较大,要做到一一对应地进行翻译是很难的。口译和笔译(传译和翻译)区别在哪里呢?

香港政府总传译主任郑仰平先生说:“翻译有时候对一个字推敲半天,而传译员却像一个精于赌博的人一样,要知道该在什么时候罢手,不能为了追求最恰当的词句而浪费时间。”日内瓦大学翻译与传译学院院长Ronald Williams谈到翻译与传译工作性质的不同时说:“翻译传译虽然都需要去熟练掌握语文,可是传译所要求的掌握不必像翻译那么深;换句话讲,传译家的转寰余地比较大,不必逐字盯着译,达意就成了。”

那么这种“达意”有什么样的原则可以遵循呢?

简而言之, 我们可以把这些原则归纳为内容调整, 信息等值, 合理简约等。同学们在口译的练习和考试中马上可以用起来的是合理简约原则,即在不影响原文主要信息传达的基础上对原文中出现的无法用目标语处理的材料或原文中出现技术性较强的材料,在直接译入到目标语中很难被目的语听众所理解的情况下而采取简化、概述、省略、解释原语信息的一种翻译原则。分别来看几个例子:

1.Simplification——简化语言形式

口译新手往往语速奇快或奇慢,拖泥带水现象严重,恨不得把每个字都翻过去,结果经常出现反刍,搞累了自己,也搞累了听众。有经验的老手会从容应对任何语速,他急我不急,用简练的关键词传达每句话的内核。

真题例句: 泰山只所以独占鳌头,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山, 是因为历代帝王将其奉为与天相连接的圣地, 亲临祭祀。

“独占鳌头” 很显然是这个句子的一个难点。 该成语的来由是据说皇宫殿前石阶上刻有巨鳌,只有状元及第才可以踏上迎榜,所以独占鳌头指称中状元, 后来比喻占首位或第一名。 (殿前兽献升平策, 独点鳌头第一名。――《元曲选。陈州粜米》)。 在以上例句中, 直译就有一定的难度, 但事实上它的意思和紧跟其后的 “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山” 是重和的,所以遵循simplification的原则可果断的把 “独占鳌头,被称为天下第一名山” 简化为 “泰山被认为是天下第一” 而译为 Mount Tai is called the first mountain in the world because…。

在形式上也要养成习惯积累尽可能简短的表达方式。 比如在适当的地方把As far as … is concerned换成On…, 把 We must do this in conjunction/ cooperation with one another换成 We must do this together.

2. Generalization——概述归纳法。

口译与笔译不同,没有那么多时间和篇幅加以详述或注解,必须养成快速精炼大意的习惯。尽量以一个单词或词组的形式加以处理。真题例句:

I. 古中华文明的起源和发展过程是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探索的重要课题。

II. 加拿大为老年人, 残疾人, 病人和失业者制定了一项综合社会保险计划。

句I中 “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 (archeologists and historians) 对许多中口考生是一词汇难关,可概括为 experts, 基本不影响上下文意思的连贯。 句II中“老年人, 残疾人, 病人和失业者”字面上直译为“the aged, the disabled, the sick and the unemployed”。若出现笔记不全, 个别用词有所犹豫 (比如考虑到 the disabled说法 是否PC, 或把老年人翻成the old,把病人翻成the patients, 又隐隐觉得不妥), 便可大胆的用 “the unemployed and the other disadvantaged (groups)” 来进行generalization, 保全整个句子大意的畅通。

又如:“老、弱、病、残”,就用“the infirm”一词便可通吃四项,基本不影响上下文意思的连贯。“五讲四美三热爱”,其基本精神是提倡社会主义道德新风尚,口译时不妨译作“promoting moral standards”。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松江大学城那一段),强调的是学生的全面发展,只要把“全面”这一基本精神提炼出来就行了。因此,口译时不妨用 “overall development / develop in an all-around way”来表示。“多、快、好、省地……”: “cost-effectively”、“in a cost-effective manner”或“do more with less”,视上下文需要择其一。

3. Omission——择而省之

再次强调: 口译过程中时间实在太宝贵了,稍有迟疑或罗嗦便可能跟不上。 omission是一个比较行之有效的策略,因为它能减轻记忆力负荷。我在口译实践中会频频使用“省略”技巧,但不是整句整句地省略原文,而是在迅速分析原文的基础上提炼每句话的关键内容,剔除可有可无的修饰和赘词。真题例句:

I.  It gives me great pleasure to express once again to our host my deep appreciation for the grand reception and boundless and generous hospitality we enjoy here.

II. 水, 不管是波光鳞鳞的湖泊, 蜿蜒流淌的河流还是一望无际的海洋, 都是最受人们欢迎的自然环境之一。

III. 我们的武术专卖店专门出售有关武术的图书资料, 录像带和激光视盘。

句I是个典型的礼仪感谢句型, 中口的学生初一听总有点晕。 事实上只要抓住关键词appreciation 和hospitality即可 (感谢对方的盛情款待), 一大串修饰性的词大可不管。 反过来中译英形容词的处理也一样。

句II中的形容词翻出来很美 (sparkling, winding, boundless),但万一没有对应的积累则需义无反顾地省略。 学员们经常会卡在描述性的语言上, 我鼓励他们在现场词汇欠缺的前提下大胆省略不产生质的影响的(好坏正负等)形容词和副词。 句II中的 “专卖店” 和句II 中的四字形容词是考生很容易卡壳之处。 我们可果断的把 “专卖店” 省略成 “店”, 后面专门出售sell exclusively…也已对专卖店做了解释anyway.

4. Explanation ——解释性翻译

尤其是在翻译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名词时, 学员们经常会依赖老师或标准答案。 事实上在口译实践中,平时没有积累到的特色名词总会出现的(试试看翻译一下打坐姿势的 “五心朝上”, 酒文化中的酒令、猜拳和鱼头酒吧!)Having fun, eh? 养成习惯, 多多了解自己的文化, 开动脑筋运用解释性翻译吧!

真题例句:为纪念敦煌藏经洞发现一百周年, 今年七月至八月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举行了 “敦煌艺术大展”。学员们在翻到藏经洞时总会不知所措。

标准答案给的是 “the Library Cave”, 我想能准备到这份上的考生还是不多的。 事实上你想想,即使你对一个不了解敦煌艺术历史的人说起这 “图书馆”洞, 他们也许还会追问: “What's the Library Cave?” 你不还得解释吗? 藏经洞用大白话解释一下: a cavern that stored Buddhist sutras, 意思比一个Library Cave来的更加明白。 所以碰到没准备到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词, 不要有依赖心理, 也不要惊慌失措。 同样的, 碰到四合院不知道 quadrangle 这个词, 解释成: a single-storied,typical Chinese traditional house, with rows of rooms surrounding the four sides of a courtyard; 碰到景泰蓝不知道cloisonne 这个词, 解释成a type of fine china made famous during Jingtai period of Ming dynasty.

DANCE, OFF YOU GO! 有了以上这些原则可依,希望亲爱的同学们抛开口译中的种种拦路虎, 大胆放心的去发挥吧!



(责任编辑:double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