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培训

口译考试复习资料《是谁译错了“韬光养晦”》

<< 返回时讯翻译 2012-10-19来源:口译
当今时代的“韬光养晦”翻译成英文就是to keep a low profile, 甚至更进一步可以考虑翻译成to be self-effacing,而无论如何绝不能翻译成to hide one’s ability and pretend to be weak

中美关系对两国和对世界如此重要,其健康发展经不起任何一方出现严重误判,而互相准确无误地表达自己的政策是防止误判的一个重要前提。中美学者和翻译家围绕如何理解和翻译中国外交政策中“韬光养晦”的讨论,就是一个重要例子。

其实,“韬光养晦”这四个字历史上在哪个朝代,哪一本书中首先出现,古人是否将其作为一种博弈谋略并不是今天的问题关键所在,现实问题的核心是以当年邓小平引用这四个字的时代为背景,我们到底应该怎样理解其含义,又如何准确地把中国人的这种品质翻译成外文。

有两个问题值得注意。一个是中国的文化是发展的,同一个词汇或成语使用的语境是变化的,对这个成语的理解也必须跟上这种发展和变化,这方面例子很多。不论历史上不同朝代的学者是怎么理解“韬光养晦”的,在上个世纪90年代初期,中国人讲“韬光养晦”,其真实含意就是不当头,不扛旗,不称霸,低调行事。

另一个需要注意的问题是要按照“信达雅”的翻译传统,根据历史成语和典故所使用的现实语境,准确表达其现代含意。就像“不折腾”这句话在讲述基本国策、指具体一个单位、一个家庭或者个人行为时,因为语境不同而必须翻译成不同的英文一样,当今时代的“韬光养晦”翻译成英文就是to keep a low profile, 甚至更进一步可以考虑翻译成to be self-effacing,而无论如何绝不能翻译成to hide one’s ability and pretend to be weak或者hide one’s capabilities and bide one’s time。道理显而易见,在经济全球化和高度信息化时代,中国哪些方面强,哪些方面弱,世人皆知,哪里需要隐藏(hide)什么,又哪里有什么东西能够假装(pretend)的!

面临国内外多方面的挑战和复杂的国际形势,我们特别需要对外准确表达清楚自己的真实意图,完全透明地阐述到位我们的基本观点,不给别人做出战略误判的把柄。我们必须要还现代“韬光养晦”之准确含意,解除因为误解和误译给我国造成的“阴谋论”的指责,彻底放下历史上一句成语造成的现代国际包袱。

此外,多年以来,在正式阐述我国外交政策时,我国的外交部门和对外传播权威机构一直把“韬光养晦”翻译成to keep a low profile,从来没有使用过任何带有“hide”或者“pretend”这两个字的译法,任何其他引发误解的译法要么是以讹传讹,要么是学者们的文字训练不足。



(责任编辑:all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