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面对翻译的呼唤
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至今,高校的英语教学(包括英语专业与非英语专业的教学)一直倍受重视,而其在实施过程中已形成一种约定的递进模式,即:听、说、读、写、译(这个“译”好像是后来加上去的)。毫无疑问,这种“听说”领先,“读写”及“译”跟上的教学安排有其历史的合理性,是针对过去传统英语教学的弊端而提出的。星移斗转,三十年来,我国英语教学的层次已大大提高,高校入学新生的普遍英语基础水平与国门初开之时已不可同日而语。今天,这“听、说、读、写、译”的教学模式或顺序安排似又成为一种传统,而这个传统要不要照例原封不动地继续下去,可能成为英语教学界的一个不可回避的争论点。以笔者愚见,我们暂时可以不必去改动“听、说、读、写、译”这个教学递进顺序,但是对它们各自所含的分量或权重也许可以根据新的情况做出这样的调整:
听、说、读、写、译
换言之,“翻译”作为高校英语学习与训练的一环虽仍被放在最后,却应成为最重要的一环,真正是last but not the least! 现实情况是,相当一部分英语专业学生在毕业后或多或少、直接间接地要从事翻译(包括口译与笔译)工作,这“译”的质量或效果可能成为最终检验我们英语教学成败的试金石。同时,我们现在还面对这样一个新的现实情况,即国家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的继续深入,以及中国文化、中国元素进一步走向世界,都急需大批合格的口笔译人才,我们的英语教学因而可能面临一次“翻译的转向”。因此,我们完全有必要进一步重视翻译训练在英语人才培养方面所起的作用。但是我国众多的外语院系,囿于其现行体制,不能为国家提供充足的翻译人才。这虽然是一个无奈的事实,但并不等于说我们的英语教学就不能在这方面有所作为,更没有理由完全超脱于这一变化了的情势。
客观形势的发展也已经向我们的英语教学提出了要正视翻译训练的要求。众所周知,教育部于2005年批准设立翻译本科专业,国务院学位办于2007年批准设立“翻译硕士专业学位”,明确提出这个学位教育的任务是为国家培养高层次、应用型、专业化的翻译人才。重视翻译,增加其在英语教学中的权重,以适应国家的需要,适应学生日后走上工作岗位的需求,恐怕是新世纪我国英语教学不得不考虑的一个问题。这就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对现行的英语(包括英语专业与大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包括英语教材的编写及教学法的研究)带来某些认识上与实践上的新变化。其中最大的一个变化就是教师与学生都将逐渐认识到“教学翻译”与“翻译教学”两者有重要的区别。
翻译作为一个训练项目,在我们的英语教学中实际一直存在,在我们的教材中也一直体现着。但是这种翻译训练或翻译项目的设置基本上都属于“教学翻译”的范畴。因为它们都围绕英语语言训练展开,以达到语言教学的某一目的。比如,为了让学生掌握某个句型表达或为了操练某些词汇表达方式而设计的。“教学翻译”因而只为具体的语言教学服务,是学习外语的一种手段(在某种意义上讲,还是一种相当有效的手段)。但就翻译的本质而论,“教学翻译”毕竟是一种狭窄的语言转换练习,对于学生今后处理各种复杂的翻译任务作用有限。
“翻译教学”指的则是,在学生语言(应同时指外语与中文)基本过关的情况下而进行的系统的翻译训练,它不仅仅是指语言层面上的转换操作,还涉及到两种语言在转换过程中的一般规律(包括结构的变异、词汇的选择等),更多的还要兼顾到两种语言在不同文化语境下的差异、不同译文受众者的阅读期待与口味、不同译文文本的功能与目的等因素。
正因为“翻译教学”所包含的内容相当广,翻译人才的培养就需要一整套课程设置来确保。这当然也是翻译目前已独立成为一个专业的原因之一。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似可以说,无论对于英语专业或非英语专业中的翻译教学而言,纯粹的“教学翻译”并不能使我们的学生获得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功力,只有适当引入“翻译教学”的理念才能使教师教翻译、学生学翻译产生更积极、更有益的效果。这就对目前英语教学中的翻译课程及其授课教师提出了一种新的要求,即要对现存的翻译教学模式进行一定程度的变革,以适应变化了的情势。一方面,“教学翻译”仍有扩容的余地,因为学生的语言基本功完全可借助翻译训练得到巩固;另一方面,又一定要着眼于学生翻译意识的培养,向他们有重点地灌输基本翻译理念。说得再具体点,就是要适当突破“教学翻译”的限制,择要添进一些“翻译教学”的元素,让学生在提高英语水平的同时,获得一种真正意义上的翻译基础训练。例如,可以视情况简练地插入讲解汉英两种语言的最基本区别——意合(parataxis)与形合(hypotaxis)之区别及由此导出的翻译处理原则。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