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译培训

需多进行“中高级口译阅读”

<< 返回考试心得 2012-10-30来源:口译
中口阅读满分60分,6篇文章,共30道选择题,预计50分钟完成;相较90分的听力和100分的翻译而言,阅读从分值比重上来说并非重中之重,但考虑到听译部分的难度以及翻译部分的主观性

中口阅读满分60分,6篇文章,共30道选择题,预计50分钟完成;相较90分的听力和100分的翻译而言,阅读从分值比重上来说并非重中之重,但考虑到听译部分的难度以及翻译部分的主观性,阅读是最容易把握和拉分的。在历年真题的比照中可以发觉中口阅读难度有明显的提高,在00年之前,其难度处在四级到六级之间,但在00年之后,文章长度变长,词汇要求提高,题目难度提升,加之文章体裁的多元化,难度提升到六级或托福水平,尤其是近两年,中口阅读有与高口接轨的趋势,开始走向原汁原味的外刊风格。

高口阅读分两部分,前一部分4篇文章,20道选择题,后一部分3篇文章,10道问答题,共计100分,预计60分钟完成,基本上被公认为整个考试过程中最大的难点。其文章全部选自最近半年出版的英美主流报刊杂志,并且不作任何修改与增删,这样的报刊文章,无论从用词到结构,从修辞到语言都有其独特之处,难度在托福之上,近乎专八水平,使许多考生望而生畏。

制约阅读的因素有许多,归纳起来基本上是词汇,句法,行文以及文化背景,本文就将就这四大因素为纲,结合笔者在“新东方”教中高口阅读中的实例进行分析。

首先,就词汇而言,中口的基本要求在六级左右,一般在掌握六级词汇后,看懂文章大意不会有太大的问题,但这并不排除文章中出现六级外难词的可能,有些甚至是gre词汇,这样的词分为两种:

一种是完全不影响阅读的专业词汇。如在03年9月第6篇讲感冒药剂的文章中出现多个生僻难懂的单词:paracetamol, decongestant, antihistamine等,这样frustrating的单词连续出现对考生的心态是一个严峻的考验,许多考生只觉满眼皆生词,于是便无心恋战,开始轻率解题甚至全盘放弃,但其实即使知道这三个词的中文释义对理解并没有太大的帮助,它们分别是醋氨酚、抗充血剂以及抗组胺剂。因此碰到这样的难词,考生要摆正心态,不要慌张,只要能在上下文背景下知晓其大致的意义范畴,分别命名为“小p”,“小d”,“小a”即可。

另一种尽管也是难词,但通过词根词缀的分析可以猜出其大致的意义走向,这也就意味着中口并不回避对那些可能被列入GRE词汇的单词的考察。如在02年9 月第1篇讲水下建筑的文章中出现claustrophobia一词,且作为关键词出现,然而这样的GRE单词的出现并非仅有一次。在01年3月第5篇讲种族问题的文章中出现 “There is little doubt that, with the massive upsurge of xenophobia against asylum-seekers too, the fallout is affecting anyone perceived to be foreign or different.” 并且在第23题中明确问及xenophobia的含义。依据词根词缀的知识,词根phobia有恐惧、排斥之义,claustrophobia 为幽闭恐惧症,xenophobia 为对外国人或陌生人的憎恶或恐惧,因此xenophobia的对应选项就是antipathy (反感),其实就是在考 phobia作为词根的意义。

因此,面对中口阅读对词汇的要求,一方面同学要努力背词,另一方面也要试图掌握一定量的词根词缀。同时也要培养起通过上下文猜测此词义走向的能力,这一点大家都比较熟悉,此处就不再赘述。

然而,高口阅读对词汇量的要求则远胜中口,大体读懂文章需要8000词,完全理解并顺利解题则需要12000词,这与 GRE的要求相去不远,但是高口的新闻文体决定了它对词汇的独特要求,从下面一组词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短词是英美报刊用词的一大特点:accord / agreement, back / support, curb / restraint, drive / campaign, link / connection, vow / promise。面对这样的情况,我们一方面是要积极地背词,“上海新东方”出版的《中高级口译词汇必备》提供8000基础词,新东方的高口阅读课程会从外来词、专业词、新闻词、时事词等多方面补足4000词的缺口,另外,《单挑时代经典1000词》从《时代》杂志中选出常用的新闻词汇,并配以地道的例句,辅助记忆;另一方面,某些反复用到的词的出现率很高,因此复习历届试题出现过的单词裨益极大,如报道政治新闻时常见president, congress, representative, scandal, vote, bill一类的词。

其次,就句法而言,基本是“抓主谓,舍从属”的原则,而实际应战考试时靠的更是强大的语法背景以及平素阅读的积累,需要注意的是在阅读时,当文章的大部分都已读通,遇到一句难懂的句子不要回读浪费时间,因为这句句子很有可能无关紧要,如果后来考到,再回读也不迟。如03年9月中口第1篇,全文7小节,前5 小节基本没有问题,但在第6小节出现 “And many echo the sentiment of one US soldier who recently marveled at Subic‘s pristine jungle and deep water port.” 这句话语法结构略显复杂,词汇量要求略微大了一点,对于一些考生而言可能是难句,就在文章大部分都已读懂的情况下,这句话可以忽略,如果仔细钻研,做完五道题以后会发现先前的钻研纯粹浪费时间。

中口的文体多样,因此也不乏一些比较复杂的学术类问题,于是也有难句充斥其中,如02年3月第6篇: “If you can tolerate smelly feet, the public belief that you are only a corn cutter and, to quote one chiropodist, ‘the blue-rinsed matrons who believe that they can get away with putting size eight feet into size five winkle-pickers’, this is one of the most attractive para-medical careers.”按照“抓主谓,舍从属”的原则,明显句子主句在 “this is”之后,前面的条件状语从句以tolerate为谓语,统领三个宾语,分别是smelly feet, the public belief以及 the blue-rinsed matrons,to quote one chiropodist是插入语,可以略去不看。面对这样的问题,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必不可少的。

高口是新闻文体,崇尚简明,不见太过复杂的句子,但是有些地道的英语表达和中国学生的预期可能产生语义上的差异,应多注意语义难句,如 I couldn‘t care less.(我一点也不在乎) He is not so much a historian as a scientist.(与其说他是位历史学家,不如说他是位科学家)Nothing is so bad but it might have been worse. (没有任何一件是坏到不能再糟糕的地步了)。

再次,就行文而言,不同用途的文章,其写作手法和要求各不相同。中口体裁广泛,其中学术类论证文章、广告类说明文章都是同学们所普遍熟悉的,而描写事情经过的或是两人关系的记叙文则是同学们所不熟悉的文学阅读,所幸的是近年来文学类阅读基本退出口译舞台,因此只有最后一种与高口共通的文体,即新闻阅读,分为两种:一种为硬新闻,直陈事态,一种为软新闻,以评论为主导。其行文往往是倒金字塔形,重要信息都在前三段言明,后面结构松散,角度全面,没有结论,最后往往是他人的观点或者是一些零星的其他信息,对于如homosexuality, cloning, euthanasia, death penalty等有争议的新事物,往往持有中立态度

最后就是文化背景的问题了,在中高口中,文化背景占有很重的分量。有人认为GRE阅读和高口阅读相差无几,但是其实差异很大,阅读GRE强调逻辑性,也就是说如果你对背景毫无了解,也能在文章中找到答案的直接对应;但是高口更强调背景知识,比如说考试中会问格莱美奖几年颁一次,或者Scotland yard是什么机构,这些在原文中都很难或者无法找到直接对应的答案。口译阅读中充满了饱含文化意蕴的词汇,如在04年3月高级口译考到Catch-22 和guinea pig的意义;有的一句句子就是要再西方文化背景下方能彻底领悟的,如在02年3月一篇讲心脏移植的文章中出现这样的句子:“Meanwhile, as the pains of perpetuity become more obvious, patients, healthcare providers, and legislators will all struggle with the same enigma.”其中讲到的永恒青春的痛苦其实是指女预言家Sybil的故事,01年9月一篇由普鲁斯特的《追忆似水年华》开篇的文章中出现:“they remain the holy grail for adman.”其中,圣杯器是来源于亚瑟王的圆桌骑士的故事;有的甚至关键的理解信息都是在文化中的,如01年3月第三篇讲给未成年罪犯匿名权的文章完全需要对英美判例法和大陆法的了解才能解决第15题。那么面对口译考试要求的这样强大的文化背景,我们考生应该做何准备呢?依我看,在“新东方”的培训课堂中会从单词切入,介绍美国、英国的各种行政法律制度及社会发展现状,但毕竟西方文化浩如烟海,总共25小时的课程也只能捡拾些微,因此文化的积累仍在日常的学习与生活中,经典文献《圣经》和《希腊神话》是西方文化的两大支柱,从中能获益不少,另外如《阿甘正传》包含了美国近五十年的发展历史和政界大事,《律政俏佳人》可以增强法律知识,一系列电影、电视剧以及经典作品都可以起到类似的作用。



(责任编辑:doublej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