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题一:挪威诺贝尔委员会证实,互联网将“角逐”今年的诺贝尔和平奖。美国IT杂志《连线》意大利语版联合其他机构提议,互联网应获得2010年诺贝尔和平奖的提名,理由是网络大大提高了“对话、讨论及共同意见”。如果互联网获得诺贝尔和平奖,奖金归谁所属,尚是悬念。为帮助互联网夺得诺贝尔和平奖而专门创立的“和平互联网”称,如果网络获奖,那么这是颁给每一个人的奖项。
在网络时代,翻译与互联网结成了牢不可破的关系,这是与翻译的性质相关联的。翻译一向要求译者所知甚多,虽有很多译者来自各专业领域,并从事本专业的翻译,但译者对百科知识的渴求远胜于大多数其他专业人士,互联网恰好提供了大量的知识和方便的检索方式。
关于诺贝尔奖,可以在网上找到相关资料,诺贝尔和平奖是唯一由挪威颁发的诺贝尔奖项。至于互联网“角逐”和平奖这件事,可以找到BBC的相关报道,题目是Internet "in running" for Nobel Peace Prize。结合上一期我们提到的回译策略,我们可以很容易确定“角逐”这一词语的翻译,当然这并非完全否定其他译法,只是说在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情况下,比较容易找到地道的英文表达方式。实际上,这段报道还提供了其他与上述报道切近的相关信息,例如:The internet's nomination has been championed by the Italian version of Wired magazine for helping advance "dialogue, debate and consensus"; It is unclear who would accept the prize if the internet were to win; Internet for Peace, set up to help support the nomination of the internet, says the prize would be "a Nobel for each and every one of us". 这都可以借用到我们的翻译中,原因是国内新闻报道很多都是从英文稿件编译而成的。汉语的“尚是悬念”这一说法,在英语中其实用了很朴素的unclear一词。在英语新闻界,有一个简明英语运动深刻影响和改变了英语新闻的文体和用词,这一点很值得译者注意。
译题二:此次出征多哈室内田径锦标赛之前,刘翔就表态对本次比赛不做名次上的要求,只要能进决赛就算成功,但是决赛第七名的成绩很难让众多翔迷接受,身为中国田径界“独苗”的刘翔承载着全世界华人的希望,自从世锦赛夺冠至今,刘翔已经很长时间没有站立在世界巅峰,短短2年时间,是什么原因让翔飞人“迫降”呢?
遇到中国特色的翻译,对互联网资源的利用就要另辟蹊径了。就新闻报道而言,在国内权威英文机构的网站上一般可以找到相关内容,但我们往往需要更仔细的甄选和判断。另外必须明确的是,借鉴别人的翻译不是偷懒,即便是对于学习翻译的人来讲,学习翻译的过程也类似于绘画上的临摹,早期往往需要对照权威译文不断改进自己的翻译错误。成熟的译者才有可能形成自己的翻译风格。在新闻翻译中,这种风格往往很难是个人的,因为大多数时候一种风格的范本(paradigm)要求译者尽量去靠近。
网友往往迫切希望专家(希望不是“砖家”,而且本人申明自己两者都不是,我只是参与这项工作,与各位网友共同进步的一名译者)给出参考译文,这种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上一篇由于大量借用了外电的报道,我就省去了译文,这一篇我还是操刀译一下(见笑了,本人其实很怕体育以及体育新闻):
Before heading to world indoor championships in Doha, Liu Xiang said that his goal is not to win a medal, but to make to the final. But it is still hard for fans to accept the fact that he only came out the seventh. As the "only child" in China's track and field to face the world, he is the hope of all Chinese people. It has been more than 2 years since Liu Xiang won gold in the 110 metre hurdles and became the first Chinese man to become the World Champion in 2007. Then what has caused the "forced landing" of Liu "the flying man"?
有几点要解释的是,在翻译“独苗”时,借用了“独生子(only child)”的用法,至于承载着全世界华人的希望,英文没有必要那么夸张,只说the hope of all Chinese people即可,后面“站立在世界巅峰”同样可以淡化处理,这里引用英文网站的说法,the first Chinese man to become the World Champion。这样翻译可能带有一点编译的色彩,但个人认为在新闻翻译中,这几乎是不可避免的。一些偏重感情色彩的中国新闻用语,很难直接译入英语又不造成误解。
译题三:又是一年3 15,自1983年将3月15日定为国际消费者权益日以来,每年的3 15,各种名目的宣传运动霎时间风起云涌起来。消费者的苦主们仍然像赶庙会一样,把自己的苦衷集中在这一天申述,期待得到重视和解决。如果经过调解能够解决的话,自然最好,但如果不能解决的话,对于消费者来说,媒体投诉也许是最经济最有效果的一种方式了。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