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考纲的比较
首先,我们看看大纲的要求,其实许多中高级口译的考生在临考前夕都没有仔细的研究过"官方"的考试大纲。大纲中主要的区别在于:中级的英译中和中译英字数约为180字(事实证明很少有文章达到180字,英译中通常为160字左右,中译英为170个字左右);高级的英译中和中译英字数约为200字(这点比较精确)。因此从翻译速度上来说,中级的要求为每小时340个字左右,而高级要达到400字左右。从量化上讲,基本上比中级多翻译了一小段,这个要求是很高的。中级考试的大部分考生在阅读部分的时间还是够的,所以基本能保证一个小时的翻译时间;而高级考试的翻译出现在两个不同的阅读部分之后,放在第二部分的阅读之后,考生的时间很紧。所以高级的考生在做中译英时,很难确保有半小时的做题时间,这就难上加难了。除了这个区别,在考纲上所反映的其他内容两者基本没有区别。
二、 评分标准的比较
无论是中级还是高级,评价译文的宏观标准不会有本质的区别。考官会在正确度(Accuracy),流利度(Nativeness),连贯性(Coherency)等方面评价考生。评分标准是这样的:有个总体设置,比如每篇文章是五十分,首先有五分是给卷面的,就是说如果你在上面有很多涂改和涂写,这样的话就酌情扣分。当时我在监考的过程当中,发现很多考生的卷面非常不整齐,五分就白白送掉了。第二,对字词的accuracy(正确度)有要求,比如说,你翻错一些重点词,那一定是要被扣分的,这就是文章的考点。还有一个就是,看你翻译是否专业,是否符合英语的习惯,包括一个coherency(连贯性),包括换序译法的处理,文章逻辑关系的处理,最后对译文风格有个整体的评析,这是我们新东方很多阅卷老师总结出来的一个大致的情况。
但是两者之间的主要区别在于对译文的要求,比如说,在高级口译中,对考生的"信"、"达"、"雅"中的"雅"字有一定的要求,如果只是把文章的意思平庸地翻译出来,很难拿到高分,必须要有一些符合语境的东西或者说符合目标语境的东西,这一点我们叫appropriateness(合适性)。这一点就是告诉考生,在高级翻译当中不要太保守,比如说中译英时在确保"对"的情况下,考生可以使用较好的短语或俚语。但是对于中级来说,首先是保证"对".所以这就根据考生考试的种类来定,对高级来说,可以在确保正确的前提下,再增加一些文章的生动性,这一点在汉译英当中特别重要,汉译英就是考你的写作能力了,这是非常重要的。还有即使你的句式都对,但是句子本身在写作方面有重大问题的话,也很难拿到一定的高分,因为考生的写作能力就是英语能力的一个浓缩。面对那些native speaker,漂亮地道的英语确实会让你不只是成为一个翻译机器。
三、 考试主题的比较
这张表中列举了中级考试所有和高级考试(2000/3-2005/9)翻译部分的主题和场景归类。通过这张表格数据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几个特点:
考试时间 |
英译汉主题 |
汉译英主题 |
2000.3 |
美国独立战争誓师演讲(军事) | 台湾回归(外交) |
2000.9 |
全球化经济(经济) | 知识、技术创新(社会性) |
2001.3 |
盖茨和新经济(经济) | 科学和艺术的关系(艺术) |
2001.9 |
美国人权委员会落选(外交) | 中国入世好处(经济) |
2002.3 |
儿童与成人世界划分(社会性) | 中美经贸合作(经济) |
2002.9 |
克隆争论(科技) | 亚洲发展的机遇和挑战(社会性) |
2003.3 |
日韩世界杯(体育) | 银行汽贷(经济) |
2003.9 |
政府经济管理(经济) | 教育改革(教育) |
2004.3 |
抵制垃圾邮件(科技) |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文化) |
2004.9 |
法国外交政策(外交) | 老舍自传(文化) |
2005.3 |
海地独立纪念(政治) | 钱钟书传记(文化) |
2005.9 |
克林顿自传(政治) | 抗战胜利六十周年纪念(文化) |
考试时间 |
英译汉主题 |
汉译英主题 |
1997.3 |
中美加强合作应对全球化(外交) | 母女情深(无) |
1997.9 |
海豚(科技) | 华东出口商品交易会(经济) |
1998.3 |
企业招聘(管理) | 某大学招生简介(教育) |
1998.9 |
BBC结合高科技(科技) | 深圳机场(综合性) |
1999.3 |
日本广岛原子弹事件46周年 | 澳门回归(外交) |
1999.9 |
海伦•凯勒的奇迹(文化) | 浦东国际机场(综合性) |
2000.3 |
企业沟通(管理) | 中华民族期待自由与和平(政治) |
2000.9 |
儿童学习语言(教育) | 台湾问题(外交) |
2001.3 |
Motorola在日本的经验教训(科技) | 青少年课外书籍阅读(文化) |
2001.9 |
世界各地区发展报告(经济) | APEC会议(经济) |
2002.3 |
基金会(经济) | 家长会的必要性(社会性) |
2002.9 |
身份证与安全(政治) | 上海的美好前景(社会性) |
2003.3 |
通货紧缩(经济) | 中国西部大开发(经济) |
2003.9 |
知识分子与项目资金(社会性) | 深化西部大开发(经济) |
2004.3 |
美国大学生贷款(经济) | 胡锦涛访美讲话(经济) |
2004.9 |
美国人口问题(政治) | 某建筑公司简介(管理) |
2005.3 |
美国殖民获利(政治) | 香港的艺术文化(文化) |
2005.9 |
美国劳动力市场(经济) | 中欧文化交流(文化) |
1、英译中考的肯定不可能是在中国发生的任何事,80%的主题和"美国"或是"全球化"有关,这点在中级考试近几年中表现无遗,而高级考试近几年有弱化美国的趋势,出现了一些其他国家纪念性或文娱性的主题,这是值得考生关注的。而中译英部分中级和高级有比较大的差异:中级还是以时事为主,一些比较典型性的事情基本都有可能在中译英中出现,当然也要注意一些应用性很强的说明文,这也是今后翻译主题的趋势(比如在2004年9月中级考试的中译英让人大跌眼镜,几乎没有考生专门准备过相关的主题。)。因为将来一味考时事,容易走向出题的死胡同,所以今后考生的准备将更加全面。
2、"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社会性、管理、科技、教育、军事、综合性"是整个中高级考试翻译部分的十大主题。从整个考试频率上讲,"经济"、"文化"、"社会性"是所有主题中最重要的三大主题。从高级口译的趋势看,其主题数量不如中级丰富,英译中还是那些以"政治"、"经济"为主的传统话题,中译英部分已经连续四次都考到了文化板块,足以见得文化在近几年的重要性。而对于中级考试来说,主题的持续性不如高级考试,也就是不会出现较长时间同一主题的题目。所有中级考生还应及时"调转枪头",不要轻易根据近期的考试就妄加判断考试的主题。
3、近几年考生应特别关注"文化"和"社会性"的话题,这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主题。考生对此的积累往往也不够。因此对一些中外文化习俗的变迁和发展,考生应当做到心中有数。
(责任编辑:doublejp)